2020年8月2日,承德双塔山,某在建长距离输水工程一段管道出现打压掉压情况,业主怀疑管道泄漏,组织停工检修。该管道为球墨铸铁管,管径1m,长度1.2km左右,管道上方为通车公路,车辆川流不息。由于掉压幅度较小,速度较慢,推测实际漏量较低,估计漏量为11.2升/小时,路面目视检查无可见漏水点。管道上方已经完成路面铺装并通车,排查管道漏点难度极高。
因管道设计采用我司的分布式光纤管道监测系统,应业主方邀请,我司技术人员携带便携式分布式光纤管道泄漏检测仪赶赴现场,利用管道底部预埋的传感光缆,开展管道泄漏点的检测和定位。
由于车流量较大,重型货车频繁经过,给泄漏点的检测造成了大量干扰。但技术人员仍然在时空瀑布图中观察到了疑似泄漏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了初步定位。
傍晚6时许,在现场人员的配合下,我司对管道和光缆的位置进行了标定,确定了疑似泄漏点对应的实际地面位置,并进行了标记。
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发现的疑似漏点,在午夜11点左右,我司技术人员配合现场人员和路段管控人员,对目标管段上方的部分路段进行了封路测试。在封路情况下,管道上方路面无过车干扰,信噪比显著提升,最终再次确定了之前预判的漏点位置。
随后,业主联系了工程技术人员,操作挖掘机对疑似漏点位置进行了现场开挖。开挖后,在标记点下方发现了湿润泥土,湿润泥土位于两节球墨铸铁管的承插口位置。湿润泥土周边为干燥土壤。对湿润泥土位置进行进一步深度人工挖掘,可发现泥土湿度显著增加。因此,可以判定该位置即为漏点所在。本测试系国内首次将分布式光纤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长输球墨铸铁输水管道并成功检测漏点。